許多想要知道在職進修苗栗的人
會用在職進修苗栗去尋找
我是覺得目的是要讓自已的英文能力變得更好
甚至可以自由自在的跟外國人聊天談話
如果你想要學會的話在職進修苗栗
可以看看我這篇文章
等級量尺不同掛 基北混用生亂 中央社中央社 – 2015年6月6日 上午9:10 會考後續系列報導2-2(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6日電)基北區免試入學混用等級、量尺2種不同原理的計分方式,導致比序混亂,量尺積點較高的考生,卻可能輸給等級積分較高者。 基北區明星學校免試入學比率,從103年的25%左右,大幅提升至接近100%,教育單位擔心會考的等級、標示不夠用而必須抽籤,因此又增加了新的計分基準,也就是「量尺」。 按照教育部原先規劃,「量尺」是在「比無可比」時才拿出來使用,也就是放在等級、標示之後,只有極少數競爭激烈的明星學校需要用到。 然而,前任台北市長郝龍斌卻決定在超額比序中跳過標示,等級後直接比量尺,現任市長柯文哲也延續政策,讓量尺一躍成為決定勝負的關鍵,而非原先設計的不得已輔助手段。 會考等級是「標準參照」,即預先設定好標準,通過門檻即可拿到A或B,考生是自己跟自己比;量尺則是「常模參照」,是人跟人互相比較。基北區混用兩種計分工具,而量尺又被過度放大,才產生當下的混亂狀況。 台北市國中學生家長會聯合會總會長林曉儀表示,只要模糊化考生成績,就會有差一題掉一級的問題,量尺也是如此。然而基北區學生數多,升學競爭激烈,等級、標示一定不夠用,明年免試檢討,就算不使用量尺,也一定要有其他方式。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立昇主張廢掉3等第(ABC),直接以量尺積分決定勝負。他認為,「標準參照」的等級,本來就不適合當作入學比序,因為競爭的本質就是互相比較。 王立昇認為,把量尺改成15分,就能有效取代等級、標示,同時照顧到前、中、後段學生,「現在大學學測不就是分成15級分嗎?」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吳福濱則認為,沒有一項制度會讓所有人滿意,基北區使用量尺,造成前段的不正常競爭,拉全體學生下水,偏離十二年國教精神,有害國中教學正常化。 吳福濱擔心,基北區免試入學,會改的越來越像是「題題計較」的基測時代。明星高中想招收頂尖學生,應勇敢走特色招生管道,不要害全體考生一起受苦。1040606差一題落到B 基北會考生好尷尬 中央社中央社 – 2015年6月6日 上午8:57 會考後續系列報導2-1(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6日電)基北區免試入學今年首度使用「量尺」,出現尷尬狀況,部分考生量尺總積點高,卻因某科失常,多錯一題落到B級(基礎),恐在超額比序前段順次被刷掉。 基北區是全國15個就學區中,唯一使用計分基準(量尺)作為超額比序關鍵項目。本月5日拿到成績單,抱怨最多的莫過於「4A1B」的考生,因為不管他那4科A的標示有幾個加號(A++、A+),那一科B(即便是B++)恐怕就會讓他錯失前5志願。 原因在於等級和量尺的切點不完全重疊。舉例來說,今年會考國文在職進修苗栗科,甲生答對題數40題,乙生答對41題,換算成量尺都是7分(最高10分),但甲的等級是B,乙則是A。甲其他科目表現較好,量尺總積點可能高過乙,卻會在超額比序第三順次「會考等級換算之積分」中敗下陣來。 國教行動聯盟理事長王立昇表示,上述狀況不在少數,對有一科特別弱或失常的考生最不公平。只要剛好多錯了一題,沒達到A(精熟)的門檻,便將在免試入學跌落山谷。 在職進修苗栗 王立昇說,國教盟等多個團體,日前便主張廢除會考3等級,直接使用量尺,便是擔心上述情況發生。 台師大心測中心副主任曾芬蘭表示,只要是用等級計分,就會需要切「那一刀」,無論切在何處,都會有「差一題落到B或C」的問題。 在職進修苗栗 曾芬蘭表示,會考是「標準參照」,即預先設定標準,考生達到一定程度就能拿到A或B。從102年試辦會考以來,各科的「那一刀」下刀處維持穩定,考生應該早就有心理準備,尤其是在門檻邊緣者,必須更加努力跨過門檻。1040606
留言列表